|
有人将前海的模式总结为,“举特区的旗,串北京的门,打香港的牌,走自己的路。”而这也适用于融资租赁。靠近香港的地缘优势和深港长期的紧密合作,尤其是跨境人民币贷款,被认为是前海发展融资租赁的先天条件。
在2月底的一次内部讨论会中,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刘小勇和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万钧均认为,前海依托深港资本市场,能够建立多层次、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在全国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一直以来,高昂的资金成本是制约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痛点。去年12月底,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大门向在前海注册成立并在前海实际经营或投资的企业打开,其中包括融资租赁企业。朱寅风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的规模达到150亿,今年计划扩大到500亿。不过,融资租赁产业的整体跨境贷款规模未被披露。
前海的跨境人民币贷款指的是从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借入人民币资金。“这个政策对企业吸引力大,市场化比较强。需求方可以跟香港的银行谈价格,利率可以谈。”首批注册在前海的宝利天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已经申请了第二批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备案贷款金额10亿元,利率在4%~4.5%,低于6%至9%之间的行业资金成本。“今年会对跨境人民币的提供方范围有所扩大。”朱寅风说。记者从前海管理局获悉,针对融资租赁产业,跨境贷资金的提供方将由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机构,扩大到信托、保险(放心保)、基金和资产管理等香港的非银行机构。
这对前海地区的自贸区融资租赁公司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政策。事实上,随着境外人民币利率的升高,跨境人民币的资金成本也在攀升。跨境人民币贷款的价格差优势正在被缩小。一位融资租赁公司人士表示,扩大资金提供方的范围,不仅给企业更多的选择,上海自由贸易区同时也给原本独吞业务的香港的银行引入外部竞争,提升企业的议价优势。
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利用空间仍在被前海进一步挖掘。朱寅风透露,目前,前海也在探索打通境内外双向本外币的融资渠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