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由于境外投资实行备案制,使其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窗口。记者从浦东税务局和浦东商务委5月28日联合举行的“走出去”企业政策宣讲会上获悉,今年前4个月,上海自贸区(27.78平方公里)境外投资企业为130家,投资金额为114.3亿美元,占上海全市的比重近78%,已超过2014年全年的规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上海自贸区境外投资企业达247家,投资金额为80.20亿美元。
  备案制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随着4月27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扩区,到今年年底,上海自贸区境外投资规模再翻一番的可能性较大,全年境外投资规模超过200亿美元甚至250亿美元都有可能。”浦东商务委相关人士表示,事实上,上海自贸区设立当年,区内境外投资额已超过浦东过去10年的境外投资额。
  上海自贸区境外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一大原因在于,境外投资由审批改为备案。“审批制下,耗时一般需要3个月或6个月,而改为备案后,一般只需3、5天。”上述浦东商务委人士表示。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前,企业境外投资需要在包括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商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办理对外投资审批登记,整个流程一般耗时长达半年。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区内企业对外投资实行备案制,企业只需在管委会递交申请材料,发改委和商委的职能均在管委会内部进行流转,整个流程缩短至3至5个工作日。
  “中国企业目前‘走出去’冲动很强,与目前经济调结构、转型升级有关系,企业需要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上述浦东商务委人士指出,“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前20年以‘资金引进’为主,之后则是‘走出去’。就浦东而言,开发开放前10年以‘引资’为主,此后逐步着眼于‘走出去’。”
  基于境外投资备案制的便利性,2014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及外管局陆续出台政策,对外投资除非涉及敏感国家及地区、敏感行业需国务院主管部门核准,其余不论金额,一律采取备案制。这意味着,境外投资备案制由上海自贸区推广复制至全国。
  搭建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服务
  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出去”,记者获悉,浦东已着手搭建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系列服务。
  此次“走出去”企业政策宣讲会即是搭建的平台之一。在宣讲会上,来自上海税务部门和安永的相关人士分别就境外投资税收协定和税收规划,以及“走出去”企业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讲解。
  浦东税务局副局长丰卫东表示,浦东税务局已将“走出去”企业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重要内容。据透露,此次“走出去”企业税收政策宣讲会,是在前期分析调研新区“走出去”企业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政策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举办的,邀请了投资目的国为美国、新加坡和投资目的地为香港的50家企业的财务总监和高管人士参加,涵盖了国企和知名民营企业,基本体现了目前浦东“走出去”企业的特点。
  此外,浦东还正在酝酿推出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扶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