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关9月17日对外宣布,近期又推四项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至此海关已出台23项自贸区制度。自贸区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41.3%,出口报关流程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减少36.8%。按照“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原则,上海海关在上海关区打造4个复制推广示范区,已启动17项制度的分类复制推广,下一步还将根据海关总署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据上海海关新闻发言人郑巨刚介绍,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来,海关以“简政集约、通关便利、安全高效”为重点,建立了一套覆盖通关各环节,便利、高效、安全的海关监管制度,近期又推出“一次备案、多次使用”,“自动审放、重点复核”,“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辅助开展海关保税监管和企业稽查”以及“自主报税、海关重点稽核”4项新制度。截止目前,海关已出台23项改革措施,22项已全面实施,自主报税、海关重点稽核制度将于近期实施。23项制度中通关便利化7项、保税监管改革3项、企业管理改革6项、税收征管改革3项、功能拓展改革4项。
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
与此同时,海关还加强了简政放权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配套措施。通过简政放权,使自贸区账册备案到核销操作环节由34项减为10项,减少了70.6%;取消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等7项行政许可,将预归类等5项海关事权转由社会化服务;下放A类企业评定等8项事权至自贸区海关。自贸区信息化作业系统已投入使用,实现了海关管理和所有改革的全程信息化,海关自动化作业率从12.8%上升至56.2%。积极参加“单一窗口”建设,企业准入“一站式”服务,减少办事环节和层级,缩短办事时间。
自贸区海关监管服务制度
今年1-8个月,自贸区(企业)进出口货值50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其中,进口3700.4亿元,增长8.9%;出口1303.6亿元,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8.6个百分点,高于上海市平均4.6个百分点。目前自贸区内海关注册企业已达1.1万家,其中挂牌以来注册的逾5921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