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揭牌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即将迎来周岁生日。作为首批入驻上海自贸区的外资银行,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自贸区支行积极投入通过业务创新促进自贸区金融改革,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自成立以来,花旗中国自贸区支行的客户量和存款量增长显著,其中跨境业务更成为主要增长点,占支行交易总额的80%以上,并在多个跨境试点项目中拔得业内头筹:1月,花旗中国携手上海罗氏开展区内首个人民币全自动跨境现金池业务;2月,再次帮助上海罗氏启动区内首笔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业务;5月,帮助另一家全球500强企业史丹利百得集团获得首批外汇管理局批准开展自贸区外币跨境现金池、跨境集中收付汇和跨境轧差净额结算等一系列试点业务,并于7月成功上线;花旗成为首批获得参与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资质证明的银行之一。
花旗中国董事长欧兆伦表示:“金融改革要把握好开放和稳定之间的平衡点,需要极大的智慧和远见。从近一年的时间来看,自贸区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花旗在自贸区内的定位和发展也与花旗中国的整体战略相得益彰。通过充分嫁接花旗的全球网络和资源,花旗自贸区支行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也会进一步推广到花旗的全国网络。”

花旗中国每项自贸区创新业务都对接不同的企业需求。比如,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可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集中收付轧差帮助降低企业结售汇成本,提高操作便利性等。能如此精准地把握企业需求脉搏,得益于花旗悉心培养的客户群体和深厚的企业关系,以及对自贸区政策及时准确地解读。
在自贸区成立伊始,花旗就积极向集团内外客户进行推广,举办多场客户推介会,其中香港和新加坡的客户反响最大,尤其是跨国公司和大型中资企业占了大多数。随着自贸区新政不断推出,客户对自贸区的关注度也不断升温,例如,自贸区支行开业后收到的客户咨询量比开业前增长超过50%。花旗也在第一时间对新法规进行解读,开展客户宣讲,同时更新和完善内部业务流程,以配合新业务的推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