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贸区信用建设推进方向
自贸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可以从数据基础、制度机制、信息应用、信用行业发展四个方面,加以大力推进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信用监管体制运行为重点的信用体系建设,并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措施。
首先,要加紧建设依托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自贸区信用信息大数据库。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要遵循“公共、公益、公开、共享”的原则,交互共享全市相关政府部门、部分中央垂管部门、自贸区各驻区机构以及行业组织的信用信息,构成信用信息大数据,开发具备组合查询、披露发布等多项功能,并面向社会逐步开放查询服务。
其次,制度建设是自贸区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上海自贸区将围绕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记录、使用、共享与披露信用信息,事后开展信用奖惩约束等要求,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当前,自贸区要首先构建信用信息记录制度,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的信用信息记录责任和信息归集渠道。正在建设中的自贸区信用子平台依托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自贸区监管信息共享平台的信用信息等,进行信用信息的归集,形成《试验区信用信息目录清单》。
第三,信用信息应用是上海自贸区信用建设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自贸区落实信用监管、开展信用服务的具体举措。自贸区各政府管理部门可借鉴新加坡经验,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施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约束,并区别企业不同的信用状况,对企业在市场准入、货物通关、贸易管理、金融业务、资质评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实施不同管理措施。企业法人、自然人等市场主体可以通过自贸区信用子平台查询信用信息,了解交易对象信用状况,为企业防范交易风险和增加交易机会提供参考。
第四,促进自贸区信用行业发展。在政府主导建立试验区信用体系的同时,探索引入市场化信用评级的专业机构,企业信用状况证明表下载,在自贸区形成公正权威且为大多数企业接受的信用评估服务模式。同时自贸区鼓励政府管理部门在监管服务、政策扶持、政府采购、业务外包等环节,主动采信企业信用等级状况,成为信用产品使用者。此外,自贸区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试验区信用服务市场,鼓励市场主体自觉提升自身信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