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眼新世纪、新阶段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四大”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转制工作。从研究论证、制定方案到平稳实施、初见成效,顺利实现了转制工作的目标任务,成功解决了这一在国际会计行业较为罕见、在我国会计行业无先例可循的历史性难题,展示了中国会计行业开放自信的胸襟气度。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国际是目前全球公认的规模最大、雇员最多、实力最强、影响最广的四家国际会计公司,包括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和安永EY。“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前身均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美等国成立的地区性会计公司,经过上百年的重组合并和全球拓展,于二十世纪末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架构并延续至今。
一成绩与挑战并存。“四大”中外合作所自1992年陆续成立以来,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会计审计准则建设与国际趋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会计人才培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自身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进步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这一组织形式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合作中方空壳化、外方人员权责利不平衡等方面

按照财政部多次论证后的制度设计,本土化转制是指中外合作所根据合作设立时所作承诺实现本土化,并在合作到期日之后或自愿在合作到期日之前采用符合中国法律法规规定的组织形式。本土化的本质,是将合作到期后的中外合作事务所转型为由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合伙人管理和控制、以人合为特征、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和国际惯例的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