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贸试验区也呈现一幅改革“耕作图”:金融、口岸、投资贸易、综合监管,一块块制度创新“试验田”里,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一起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播下的“良种”,在金秋时节能有个好收成。
“试验田”里明星产品
位于外高桥保税区富特西一路355号的中国银行自贸区分行,最近上门拜访的企业络绎不绝。一些企业刚刚在自贸区办事大厅拿到了公司营业执照,转身就一路小跑来到这里,要求开设自贸试验区特有的自由贸易账户。中行窗口办事员王茜对市场热情有分明的感受:“过去,企业到银行来办理业务,问得最多的是,贷款利率有没有优惠。现在,企业开口闭口都是‘FT’(自由贸易账户简称),如何设立FT账户,账户可以开展哪些业务,这些问题都是企业最关心的。”显然,FT账户已经成为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风向标,是“试验田”里的明星产品。
5月22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了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根据这一细则,上月18日,首批5家金融机构通过风险合格审慎评估,与相关企业签订了自由贸易账户开立协议,自贸区FT业务正式启动。
FT账户“播种”至上月底,仅仅12天时间,全市已开设FT账户460个,其中仅中国银行就开设了260个,堪称自贸区“第一银行”。
“良种”播下了,如何管护,更是关键。中行上海分行国际结算部总经理欣园说,参与FT账户试点的所有银行,都把资金安全当作“生命”,通过技术手段,监控着每一笔资金的流转,“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防控风险作为重要底线,努力排除一切可能和潜在的风险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