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今年4月决定分批推出14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服务制度后,上海海关6月30日又推出5项上海自贸区改革举措,其中4项制度今起实施,分别是“企业注册登记改革”、“推进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企业协调员试点”、“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另一项“企业自律管理”也已形成制度,最快本周将对外公告后实施。
上海海关负责人表示,“海关新五条”可谓“国际范”十足,其出台充分吸取了国际通行的先进经验,顺应了新型国际贸易业态的需求,在加快简政放权让企业办理手续更简便的基础上,更着力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和竞争力。
报关许可改备案
“海关新五条”的出发点之一,还是为企业“松绑”。参照国际经验,上海海关今起取消自贸区内报关企业的行政许可,改为备案制。根据过去的有关规定,报关企业具备报关员资格的人员须在5名以上,但一些小规模的报关企业难以吸引足额的报关员。相关行政许可取消后,可以打消报关企业“缺人”的顾虑。
同时放开的,还有自贸区内“双重”申报身份的限制及报关企业异地申报的限制。上海海关报关允许自贸区内企业同时注册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这对于自贸区内跨国公司地区营运中心进一步整合物流营销是有力促进,将极大促进自贸区总部经济的发展。上海海关还在全国首创“一地注册,全国申报”模式,A类以上报关企业及双重身份企业直接在全国各海关申报,改变了以往报关企业只能在注册地进行申报的惯例。形象地说,就是自贸区内的高信用报关企业直接领到了“全国粮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