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务融资工具市场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通过不断加强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有力提升了金融市场为实体经济造血输血的能力。一是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服务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融资近6.2万亿元,支持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共节约铁路建设成本超230亿元。二是围绕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改造累计融资8278亿元,
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类企业累计融资超过3.9万亿元。三是大力支持民生领域融资,累计发行751.8亿元保障房建设债务融资工具,对应支持38万套保障房建设和5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积极支持“三农”企业融资累计达6130亿元,服务文化类企业、小微企业累计融资2851亿元、292亿元,有效降低其财务成本。四是立足市场化融资理念,逐步引导发行企业提高现代化公司治理水平,推动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不断激发经济主体活力,更好的适应市场化发展需要。

不断健全产品序列,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融资需求。近年来,交易商协会始终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立足市场真实需求,融资租赁依托市场求发展的内生动力,组织市场成员持续推进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创新步伐,营造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良好的创新氛围。一是顺应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要求,引入境外企业境内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戴姆勒公司首期成功发行5亿元,
正式建立了境外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债务融资渠道。二是适应企业降负债、去杠杆需求,研究推出永续票据和可转票据,为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提供条件。三是服务城镇化建设要求,在“六真”原则指导下,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新模式,为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提供持久稳定、期限匹配的资金来源渠道。四是响应市场主体自主创新需求,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积极推动用于企业并购重组、促进碳交易发展的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品种成功发行。
|
|